一、200项双碳补贴政策汇编: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
200项双碳补贴政策汇编: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为了推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进展,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补贴政策,旨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研发。以下是对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四大领域补贴政策的详尽汇编。
一、储能补贴政策全国概况:全国已有超过20个地市发布了储能补贴政策,补贴侧重各有不同,主要针对单独的储能项目和新能源+储能类项目。补贴方式主要包括储能项目建设/投资补贴和储能项目放电量补贴。浙江、重庆、江苏、安徽、广东在补贴政策出台的密度上领先全国。部分补贴内容:江苏苏州:《关于征集苏州工业园区光伏和储能项目的通知(2023年第一批次)》对正式入库的光伏配储项目投运后按发电量(放电量)补贴3年,每千瓦时补贴项目投资方0.3元。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专项政策》对在新区备案且建成投运的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储、充换储一体化等项目,储能配置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按照储能设施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广东深圳:《深圳市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针对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电池等前沿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前沿储能技术,单个项目支持力度不超过300万元。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按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予以资助。浙江舟山市:《关于印发舟山市普陀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开发建设新型储能项目的企业,每建成投运1个新型储能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浙江嘉善县:《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的若干意见》对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配建储能系统并接受电网统筹调度的,额外实行储能容量补贴,补贴期自2021年起暂定3年,补偿标准按200元、180元、170元/千瓦·年逐年退坡。
二、碳中和补贴政策全国概况:国家层面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涵盖工业、城乡建设、绿地建设和节能减污降碳等领域。地方层面,全国已有13个省市出台了33项补贴政策。部分补贴内容:北京:《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项目实施后单位产品能耗或水耗达到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先进值的,按不超过纳入奖励范围总投资的3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上海:《上海市发改委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财政补贴项目的通知》支持工业、城建、农林和生活等领域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支持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完成的与循环经济相关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办法》2025年度较2020年度产值未下降而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下降200吨标准煤以上,或产值增长25%以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以上的,按节能量给予500元/吨标准煤补贴,补贴最高1000万元。广东:《肇庆市工业锅炉深度治理补贴办法(2022年)(征求意见稿)》特定区域内的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燃油锅炉改燃清洁能源等,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可以申请补贴。补贴资金设置上限1600万元。四川省:《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实施重点“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对揭榜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产业园区及功能区开展第三方减污降碳环境综合治理,对符合要求的按照年度合同金额的5%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
三、光伏补贴政策全国概况:光伏技术升级正引发产业变革的浪潮,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陕西西安以1000万元的最高补贴金额引领潮流,浙江省密集发布28项政策。部分补贴内容(具体政策因地区和时间而异,以下为示例):各地政府根据光伏项目的装机容量、发电量、技术先进性等因素,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鼓励光伏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光伏项目给予额外补贴。支持光伏与储能、农业、建筑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对光伏+储能、光伏+农业、光伏+建筑等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和补贴。
四、绿色建筑补贴政策全国概况:绿色建筑作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各地纷纷出台绿色建筑补贴政策,鼓励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采用绿色建筑标准。部分补贴内容(具体政策因地区和时间而异,以下为示例):对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税收减免。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采用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的项目给予额外补贴。支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对示范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资金倾斜。综上所述,国家和各省市在双碳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旨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研发。这些政策涵盖了储能、碳中和、光伏和绿色建筑等多个领域,为相关企业和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200项双碳补贴政策汇编: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
200项双碳补贴政策汇编: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为了推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进展,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补贴政策,旨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研发。以下是对碳中和、储能、光伏、绿色建筑四大领域补贴政策的详尽汇编。
一、储能补贴政策全国已有超过20个地市发布了储能补贴政策,补贴对象主要针对单独的储能项目和新能源+储能类项目。补贴方式主要包括储能项目建设/投资补贴和储能项目放电量补贴。以下是部分地区的储能补贴政策:江苏苏州:对正式入库的光伏配储项目投运后按发电量(放电量)补贴3年,每千瓦时补贴项目投资方0.3元。重庆两江新区:鼓励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对在新区备案且建成投运的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储、充换储一体化等项目,储能配置时长不低于2小时的,按照储能设施装机规模给予200元/千瓦时的补助,对单个项目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广东深圳:针对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电池等前沿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单个项目予以最高1000万元支持。同时,对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按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予以资助。浙江舟山市:对开发建设新型储能项目的企业,每建成投运1个新型储能项目,补助资金30万元。浙江嘉善县:对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配建储能系统并接受电网统筹调度的,额外实行储能容量补贴,补贴期自2021年起暂定3年,补偿标准按200元、180元、170元/千瓦?年逐年退坡。
二、碳中和补贴政策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碳中和的政策,涵盖了工业、城乡建设、绿地建设和节能减污降碳等多个领域。地方层面,全国已有13个省市出台了33项补贴政策。以下是部分地区的碳中和补贴政策:北京:对绿色低碳发展项目中的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可达3000万元,对腾退低效楼宇改造项目的最高奖励可达5000万元。上海:支持工业、城建、农林和生活等领域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类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完成的与循环经济相关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广东广州黄埔区: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下降或产值增长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的企业,按节能量给予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广东肇庆市:对天然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燃油锅炉改燃清洁能源等项目,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的,可以申请补贴,补贴资金设置上限1600万元。四川成都: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实施重点“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对揭榜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产业园区及功能区开展第三方减污降碳环境综合治理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
三、光伏补贴政策光伏产业正引发产业变革的浪潮,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光伏技术升级。以下是部分地区的光伏补贴政策:陕西西安:以1000万的最高补贴金额引领光伏产业发展。浙江省:密集发布28项光伏补贴政策,涵盖多个地区和细分领域。此外,全国50多个地区近70项光伏补贴政策已被整理成Excel表格,包括发布地区、发布时间、政策名称、补贴对象及金额等详尽信息,可供查阅。
四、绿色建筑补贴政策虽然本

关于我们
相关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