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基、通威、晶科、协鑫、中环等12强光伏企业实力解析
本文挑选了2022年营收超过300亿的光伏产业链企业进行深度剖析,从增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薪酬水平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解析各企业的综合实力。各企业概况如下:通威股份:位于四川成都,2022年在光伏硅料及电池片领域出货量排名第一,营收达1424亿元。隆基绿能:总部位于陕西西安,2022年在光伏组件及硅片领域出货量行业排名第一,营收1290亿元。天合光能:位于江苏常州,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四,营收850.5亿元。晶科能源:总部在上海和江西,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四,营收826.8亿元。晶澳科技:位于河北和北京,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四,营收729.9亿元。阿特斯太阳能:位于江苏苏州,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五,营收516.5亿元。正泰电器:位于浙江乐清,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营收459.7亿元。特变电工:位于新疆昌吉,2022年光伏硅料出货量排名前三,营收960亿元。TCL中环:位于天津,2022年光伏硅片出货量排名前三及光伏组件前十,营收670.1亿元。协鑫集团:位于江苏苏州,2022年光伏硅料出货量排名前三,营收558.9亿元(仅计算协鑫新能源、协鑫科技、协鑫能科和协鑫集成四家公司)。爱旭股份:位于浙江和上海,2022年电池片出货量排名第二,营收350.7亿元。东方日升:位于浙江宁波,2022年光伏出货量排名前十,营收293.8亿元。阳光电源:位于安徽合肥,2022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第一,营收402.6亿元。营收规模对比显示,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和特变电工分别以1424亿元、1290亿元和960亿元的营收位居前三。利润规模前三名依次是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和协鑫集团。在增长能力方面,爱旭股份、通威股份和晶科能源分别以127%、120%和104%的营收增长率领先。利润增长率方面,东方日升、爱旭股份和协鑫集团分别以2332%、1954%和357%的增速表现优异。盈利能力分析中,特变电工、通威股份和协鑫集团分别以38.6%、38.2%和35.8%的毛利率占据前三名,通威股份、特变电工和协鑫集团的净利率分别为23.83%、22.73%和29.46%,表现杰出。偿债能力指标上,资产负债率前三名分别是晶科能源、阿特斯和东方日升,流动比率前三名则是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和阳光电源。费用管理方面,TCL中环、阳光电源和爱旭股份的平均研发费率分别为4.36%、4.2%和3.93%,销售费率则依次是阳光电源(7.87%)、阿特斯(7.49%)和正泰电器(4.61%)。人均效能与薪酬对比显示,人均薪酬平均为15.29万元/人,人均营收平均为299.13万元/人。人均营收前三名依次是阳光电源、特变电工和TCL中环,人均年度薪酬前三名分别是阳光电源、特变电工和TCL中环。综合评估,通威股份在硅料和电池片领域展现出领先优势,隆基绿能在硅片和组件领域表现突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多方面表现出色。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量全球领先,正加速进入N型时代,同时布局了支架、储能等业务,各项指标杰出。晶科能源在TOPCon技术和产能方面全球领先,增长性较好,研发投入较高,有望巩固技术优势,提升盈利能力。晶澳科技盈利能力持续强劲,海外布局加速,积极提升N型产能,各项指标均衡,发展稳健。阿特斯组件出货量全球前五,全球化布局完善,技术实力行业领先,有望降低销售费用,提升盈利水平。正泰电器电器、逆变器、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开发及建设等业务全面开花,户用光伏龙头地位稳固,各项指标优异。特变电工电力、新能源、新材料、能源业务协同发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均优异。TCL中环N型210硅片领域领导者,光伏电池及组件快速增长,各项指标表现优异。协鑫集团全面布局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及电力投资,全产业链均衡发展,布局钙钛矿等先进技术路线,确保各版块均衡发展。爱旭股份2022年扭亏为盈,业绩创新高,专业化电池片领先企业,全面拓展ABC电池及组件,有望成为新型电池技术龙头企业。东方日升2022年扭亏为盈,业绩创新高,组件、储能、硅料业务快速增长,全面布局异质结等先进技术。阳光电源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营收和利润持续高增长,研发费率、人均效能等指标优异,储能出货量全球领先,保持高增长。
二、太阳能排名前十名国内知名太阳能品牌
在国内太阳能市场中,前十名知名品牌包括阳光电源、晶澳太阳能、中电光伏、蓝思科技、光宝科技、中泰新能源、克日电子、同普股份、方大特钢、大族激光等。这些企业在太阳能板、逆变器、组件、系统集成等方面有着出色的研发技术和产品制造能力。其中,阳光电源不仅是国内领先的太阳能逆变器品牌,还是业内知名的储能系统厂家之一。晶澳太阳能的技术和生产规模也在行业内独占鳌头。国内知名太阳能品牌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主要归功于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盛的生产能力。这些企业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渠道,能够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逆变器等各项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太阳能品牌企业还注重创新和研发,对技术和品质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提升,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3. 国内品牌太阳能应用场景国内知名太阳能品牌企业在应用场景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户用电、工业用电、农村支援电、基础设施电力保障等方面。太阳能热水器也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另外,太阳能光伏发电还能应用于公路照明、测绘测量、环境监测等领域,将给我国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三、十大光伏企业
近年来,在能源转型和环保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少国家在积极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全球光伏产业持续发展。根据IHSMarkit数据,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较比往年增长10%至138GW。按国家地区而言,目前我国在光伏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不仅体现在光伏装机量方面,更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上。近日,PV-Tech(全球知名光伏媒体)发布了《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榜单显示,前十名中我国本土企业占据了7席,且包揽前三名。美国、加拿大、韩国各有1家企业上榜。正泰新能源位居全球第十,隶属于我国电气行业巨头正泰集团。集团始创于198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业务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高达893亿元。韩国Q CELLS位居全球第九名,隶属于韩国十大财团之一的韩华集团,后者在能源开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官网资料中,Q CELLS是这么自称的: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在中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均设有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尚德排名第八,早在十余年前,尚德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其创始人施正荣也因此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可惜的是,在后续的发展中尚德的发展并不怎么好,于2013年宣布破产重整。经过七八年时间的恢复,现在看来尚德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美国First Solar?(第一太阳能)位居第七,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模块制造商之一。虽然这几年我国有不少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布局,但仍难以撼动First Solar的市场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光伏企业技术路线大多都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但First Solar走的却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路线。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7.1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98亿美元。东方日升(中国企业)位居第六名,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东方日升实现营收160.63亿,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88亿元。加拿大Canadian Solar位居第五名,作为世界先进的垂直整合太阳能开发商,该公司在电池储能系统市场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比如在美国市场,其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占据10%左右的份额。晶科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位居全球第四名。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晶科单晶硅片产能达到约31吉瓦、电池片产能达到约19吉瓦,组件产能达到约36吉瓦。晶澳太阳能位居第三,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池,产品远销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高达258.47亿元。截至发稿前,市值高达1434.42亿元,是我国又一家市值上千亿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位居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