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功大师”陈师行:19米高台一跃而下,靠“翻车”证明科学修仙

rma4183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40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584984285332004/

首发·三楼的泡芙


嘴上说着“修仙不靠谱,一切要讲究科学“,结果转身一个起跳就上了四米的墙面,然后还可以从十几米的高台上一跃而下。

这样的一位“轻功大师”却说自己恐高?他就是武当山的一位“轻功”代表人物陈师行,像古装剧那样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十万八千里相比,陈师行的轻功显得接地气很多。

虽然不能长时间在空中停留,但是暂时在空中停顿一下普通人多加练习,还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陈师傅究竟有多厉害,他的轻功达到了什么程度?武侠剧的轻功是真的存在吗?

01

大师“翻车”

武当山的陈师行道长,不仅有着深厚的内功修为,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经常在闲暇时间分享自己练功的点点滴滴,无论成败。

在一次镜头里,陈道长想要展示下传说中的“蜻蜓点水”神功,他从11个站成一排的弟子头顶跃过,惹得那十一个弟子心惊胆战的。

在最后一刻,他却意外地撞到了墙壁,这一刻让围观的人们倒吸一口凉气,但陈道长并没有因此感到羞愧,反而坦诚地接受了这次失误,并表示再厉害的大师也有失误的时候,“轻功”并不是无所不能。

而且陈道长还想要尝试向观众展示单手劈砖的技巧,他摩拳擦掌,信心满满,宣称这项技能小菜一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没有成功,手掌也因此受了伤,事后他告诫大家不要盲目模仿,以免受伤。

在另一段视频中,陈道长挑战用鞭腿踢破瓶子,可惜的是,他的一脚并没有让瓶子裂开,面对镜头,陈道长无奈地承认这项技巧还是有难度的。

还有一次,陈道长尝试展示千斤坠的威力,结果却出现了一个大的乌龙,尽管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周全,但在关键时刻,他落地时没有站稳,反而差点摔倒,周围起哄声一片。

最最尴尬的一次莫过于陈道长在一次悬崖跳的表演中失足跌落,在那一刻他失去了往日的霸气,直接翻倒在地。

陈师行道长的这些翻车视频,不仅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反而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他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真正的武者应当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刻意掩饰。

而且陈道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武术的真谛,他强调武功并非神话,任何技艺都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反复的实践来磨练。

而那些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刻意营造特技本领的所谓“高手”,在他的面前显得格外渺小。

02

台下十年功

陈师行是武当三丰派第15代传人,擅长轻功,轻功是一种种古老的技艺,在武当派拥有独特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飞跃技巧,更是一种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陈师行自小便沉浸在武术的世界里,这份热爱源自于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离不开他童年时对武侠剧的深深痴迷。

他的心中,有着一众形形色色的大侠偶像,他们或是身披僧袍的武僧,或是仙风道骨的道士,亦或是身无分文的乞丐,但无论身份如何,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身手不凡,义薄云天,以武行侠,为民除害。

陈师行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他们一样,行走江湖,因此他心中最为向往的还是那能够飞檐走壁的轻功。

带着这份执着陈师行踏上了武当山,拜入钟云龙道长门下,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初期肯定有很多困难,但是凭借心中的一股劲儿,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

在武当山上,陈师行不仅学习了外家拳,还接触到了内家拳,从而领悟到了武术的真谛。

在武当山的日子里,陈师行每天都会进行晨跑、阶梯训练和基础功的磨砺,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训练,却是他精进技艺的关键。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师行的武艺日益精湛,他开始担任武当武道功夫团的教练,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对于轻功的追求,陈师行始终没有放弃,他明白轻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飞跃,更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因此他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训练,如闭息负重锻炼等,希望可以提高自己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陈师行终于掌握了轻功的要领,成为了武当轻功的传人。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陈师行开始受邀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甚至还有央视的节目录制等,展示自己的绝学。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收获了荣誉奖项,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对武术的关注,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进入新媒体时代,陈师行迅速适应了变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行武片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武术。

他怀揣着一份深厚的情怀,期望借助这种途径,继续弘扬中华武术的深厚底蕴与博大精深。

他更希望借此激发更多人对武术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武术的学习与实践中,共同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无穷魅力。

03

武艺的传承

相关广告相关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5FYAI数据科技
Copyright2025FYAI数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