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4640361199108649/
首发·史论纵横
前言
2020年,当代女作家杨本芬,与丈夫吕医师,在这有性无爱的婚姻里,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年头。
已是耄耋之年,杨本芬依然想对这份感情,求一个答案。
“真要是有下辈子,你还愿意跟我在一起吗”杨本芬淡然的问道。
“不愿意”,杨本芬实在没想到,丈夫竟然回答的这么干脆
这简单的三个字,似乎比起六十年里,他不爱她,更残忍。
这让她的六十年,看起来显得可笑又可悲。
杨本芬
外人看来,丈夫是“好好先生”,二人琴瑟和鸣,可背后的冷暴力,精神摧残有多折磨,只有杨本芬自己知道。
夫妻二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所谓有性无爱,为何会这样?
有了婚姻,丢了事业
杨本芬的前半生,似乎都与幸运擦肩而过。
所谓擦肩而过,意为,曾经降临过,只是没接住,幸运便悄悄溜走。
十六岁那年,多年的勤学苦读,杨本芬考上了当地的中专,也顺利的就读了,本以为稳稳当当的毕业,然后分配到一个好的工作,以后的日子也就有指望了。
不料距离毕业只有三个月时间的时候,所在的学校被迫停办了,毕业也就泡汤了。
那时杨本芬也没有过多的抱怨,既然不能通过考学分配获得好的工作,那就自己去找工作。
只是心中还不想放弃考学,于是找了一个半工半读的大学,赚钱学习两不误。
不幸再次降临,因为父亲的缘故,下放去了农村。
多年后杨本芬才知道,所有一切的发生,都是为这她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做铺垫的。
在这里,遇见了吕医师。
一个承诺能帮她实现继续读书梦想的男人。
吕医师老实本分的外表,让天真的杨本芬,没有丝毫的怀疑。
甚至当吕医师提出:“帮你继续读书可以,但是你得先嫁给我”,杨本芬都没有任何质疑。
与其说莫名其妙的信任,不如说,杨本芬被吕医师的外表吸引,可能算不上英俊,但恰好长在了她的审美点上。
没有彩礼,没有嫁妆,草草的就把婚给结了。
婚后杨本芬渐渐发现,每次一跟丈夫提到安排自己读书的事情,丈夫就会打马虎眼。
不但没有任何行动,还时常要在思想上同化她,指着院子里的鸡鸭,对着庄稼地,跟杨本芬灌输着,在农村务农有多惬意。
种种迹象让杨本芬渐渐失去了希望,似乎知道了这本就是一场镜花水月。
可她又能怎么样呢,这姻缘既牵上了,总不能因为不能让自己去读书就断了吧,更何况自己已经有了身孕。
时间的轨道上,杨本芬每次的顺畅之后,都将伴随着坎坷。
那天得知自己的写过的采茶女的稿子被录用了,一路像个小兔子一般,雀跃着去领了稿费,本想着,或许以后可以靠写稿子赚钱,仿佛见到了些光亮。
可当他领了稿费,回到家中时,丈夫已经睡的昏昏沉沉,全然不知道屋里着了火。
杨本芬自责,临走时就不该交代丈夫看火,明知丈夫是个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人。
这再一次让她领到了教训,任何事,不可指望丈夫,亲力亲为才能放心。
至于写稿子赚钱,杨本芬放弃了。
读书没读成,写作也没写成,再一次转运的机会,就是被当地中学校长邀请到学校教学。
在杨本芬看来,这是个铁饭碗,宁可找了保姆带孩子,也要抓住机会。
不料的是,当她发现保姆把食物从自己嘴里喂到孩子嘴里的时候,她无法忍受了,思来想去,只有自己照顾才是最安心的。
杨本芬又失去了工作。
要说这杨本芬,实在不缺幸运,后来又有运输队的找她,为了能带着孩子上班,她选择了更轻松,时间更随意的岗位,机会是有了,可这机会带有缺陷,不能成为正式工。
从带着能读书的希望,到能当作家的希望,能当一名老师的希望,再到成为一名正式工人的希望,就像一个个吹起的透明泡泡,刚刚飘起来,闪着七彩光,“波~”,一个一个的又都破了。
然而杨本芬每次为了这个家所做出的牺牲,并没有换来丈夫的爱。
从什么时候觉得不爱的呢
至于从什么时候,杨本芬开始觉得吕医师并不爱自己的呢?
或许是当“欺骗”她,能帮自己读书的时候起。
又或者,是婚后一次又一次的从他口中听到“不能让你娇生惯养”这几个字。
杨本芬是极厌恶这句话的。
因为害怕自己住在死过人的房间,想要丈夫陪而已,被说“娇生惯养”;
当身怀六甲,只不过想让他帮着做点活儿,多陪陪自己,也要被说“娇生惯养”;
可他却全然不反思自己,因为饭菜不对他口味,砸坏了做饭的锅时;
当让他看火,他却嫌累睡着,导致家里着火时;
当他因为岳母给杨本芬炖了鸡,没带他的份儿,而甩脸子的时候,他可从未说过自己“娇生惯养”。
据杨本芬女儿章红回忆,她一直觉得父亲吕医师是个合格的父亲,一直都努力工作,养大了孩子们。
所以章红不理解为何母亲总是说父亲不爱她。
但那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章红看到了父亲好像确实不爱母亲。
年迈的杨本芬,风湿已经多年了,阴天下雨,尤其痛苦,那日因为腿痛,母亲半靠在贵妃椅上,脚伸出去的方向,正是坐在摇椅上的父亲。
父亲只一个眼神,母亲便诺诺的收回了腿,尽管痛的龇牙咧嘴。
不管从任何角度分析,或者说脚有味道,觉得不适,亦或者说是觉得姿态得体,但凡是爱着的,明知妻子是因为病痛才这样,任何不适,得体,都应该抛之脑后,只想让爱的人,减轻痛苦。
那一刻,章红也确定了,父亲是不爱母亲的,但她也确认,母亲是爱着父亲的,尽管时常遭受父亲精神上的摧残,她依然把他看做自己的天。
因为不管吃任何东西,母亲总是先紧着父亲,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父亲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早早就为父亲准备好了下一步。
要说如何理解“爱会让人变得卑微”,去看看杨本芬的婚姻变知道了。
杨本芬的爱始终纯粹,以至于在杨本芬《我本芬芳》出版时,读者们埋怨着丈夫的时候,她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晚年看淡
对于丈夫对自己的无爱婚姻,到了晚年,杨本芬都已经看淡。
纵然带来过无尽的痛苦,但他理解丈夫。
悲情的童年,少年时光里,丈夫没有得到任何家里人给予的“爱”,所以他不知道如何爱人。
面对一次次的被家人抛弃,他对“家”这个字是没有一点安全感的。
所以他常常只顾自己,自己要吃好,穿好,自己要过的舒服。
包括与杨本芬成婚,也不过是想让自己后后代,完整自己的人生,只是恰好这个人是杨本芬,或许在那个时候,遇见的是“李本芬”或者“王本芬”,都没什么两样。
即便知道这些真相,杨本芬也不埋怨。
毕竟六十年里,没有打骂过自己,生活里,也没有不良嗜好,虽然不爱自己也没有爱过别的女人,又努力养育儿女。
想到这些,杨本芬很知足:“他只是性情冷淡了些”。
一直到杨本芬八十岁,吕医师依然是这冷淡的性子。
“我自然为对你不错,可要是有下辈子,你还愿不愿意娶我,和我在一起呢?”,由此看来,虽然看淡丈夫不爱自己这件事,但她的一生,都在卑微中,奢求着爱。
可向冷淡的丈夫所求爱,无异于寒冬腊月想要草木发芽,美好,又绝望。
“不愿意”,丈夫依然冷冷的说道。
杨本芬一阵苦笑,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求什么呢?
随着《我本芬芳》《浮木》《秋园》的爆火,杨本芬开始爱上了自己,当自己的价值开始闪光,当照亮更多人,爱,便不止局限于一个人,女人的幸福,也决不止仰仗一场婚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