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格格有话说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1783063262855714/
清明扫墓,又到一年一度祭奠先人的时候了。可南通这波禁令,引来万千吐沫直喷:不让烧冥币致祖先有失人情!其中涉事单位已“急遽隐身“,让疑云更浓。
事情还得从清明节前说起。3月23日,南通市通州区民政局发布了关于“严禁殡葬用品销售制造““禁止焚烧一切冥币纸钞“的通知。其初衷是改变不文明祭扫行为,推广绿色环保。
这波操作立马掀起轩然大波,网上质疑声四起。有人认为,冥币祭奠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不能被等同于“封建迷信“而简单禁止。
最引人热议,莫过于央视新闻对此发声:焚烧纸钞祭扫只是一个仪式环节,与献花并无二致,不应被扣上“陋习“的帽子。
针对民意反弹,通州区民政局随后多次在官方微博澄清,称禁令不是禁止祭祀,只是希望采取更加文明、环保的形式。不过这番解释似乎并未让争议彻底平息。
争论声中,省民政厅有介入调查的消息传出。就在网友们“你来我往“的时候,通州区民政局下架该通知,并暂时关闭了微博评论区,理由是避免进一步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专家解析认为,这反映了政策推行欠缺社会理解,需主管部门反思完善。多位法学者也提醒,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应得到尊重,简单禁令违背了立法精神。政策实施切忌“一刀切“,应循序渐进。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大规模夸张祭祀所产生的烟尘,堪比一座中等工厂的排放量。相关部门曾多次呼吁文明祭扫,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分析指出,不少人赞同祭扫改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传统习俗的执著难以动摇,两种观念尚未统一。
从其他省市来看,类似祭祀改革措施更多关注引导和教育,而不过多强制。比如山东发布了《关于持续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但仍旧维持了允许焚烧祭品的做法。
回过头来,南通事件虽迅速遭到控制,但一时未能平复争议。这折射出治理现代化和习俗保护之间的张力。有人主张文明进步,有人保守传统。如何在此中寻找平衡点和均衡之道,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法律分析】
从法律层面看,南通市政府此举确有其合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殡葬活动应当文明、节俭、环保。墓地殡葬活动应当遵守当地文明祭祀的规定。“这为地方政府在推动文明祭祀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法律也强调应当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财产权利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其传统的好的社会公德、民族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可见在政策制定时,政府应当充分考虑民众习惯因素,避免简单粗暴禁止,而应循序渐进、教育引导。
最终,地方政府在制定具体管理规则时,应当在促进文明、节俗和尊重传统风俗之间寻求平衡。一刀切的禁令往往难以执行且可能引发过度反弹,明智之举是遵循法治精神,注重程序合理性和政策的可操作性。
【格格有话说】
我不禁想起不久前一档爆款真人秀,就因选手违反规则在直播中燃烧香烟肆意痛骂引发舆论风波,最后不得不公开道歉息事宜了。为何如此微小的个人行为,也能引起轩然大波?这说明现代社会中,对于任何一种违背道德和常理的行为,人们愈发不能容忍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南通方面此次禁令引发民意反弹,反映出了民众对于政府决策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再不经深思熟虑、简单武断,已经很难让民众买单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南通事件最终将如何收场收尾。
有网友认为,祭祀习俗虽有争议但毕竟源远流长,政府应尊重其文化价值而非简单禁止。
也有网友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与时俱进,环境卫生远比陋习重要,政策初衷可圈可点。
还有网友认为,在政策推进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沟通解释是最大硬伤,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值得深思。
不管你是哪一种观点,欢迎在留言区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