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陕西6000万水利工程造价后续!官方:施工方私自安装,全县被牵连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9606101534884389/

首发·棒米地里谈大事

老百姓们都知道农田引水来灌溉的重要性。记得小时候家里种棒米,灌溉要从河边挑水进田。那时候就在想啊,要是有个灌溉设施该有多好!老百姓种地就会省劲了。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赵庄镇樊家洼村的老百姓们有福气。迎来国家拨钱建设高标准农田。天地里水龙头设置了不少。可是,这些水利设施,怎么就有很多不出水了呢?

事件经过

澄城县位于渭南市的东北部,地处关中平原的东缘。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澄城县是陕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县,盛产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农作物。赵庄镇是澄城县的一个乡镇,而樊家洼村则是赵庄镇下的一个村庄。

有一天,一位村民耿先生想要给自家农田灌溉。他就打开了农田内的水利设施。耿先生等啊等,也没等到出水。他想知道为什么新建的设备不出水了呢?于是,耿先生挖开一个水利设施灌溉口。

设施被一点点的挖出来,耿先生傻眼了。水利灌溉设备没有水管,只有铁管固定在水泥桩上然后埋在土里。

耿先生不解,这是建设的什么工程呢?水管呢?

耿先生又试了田内多处灌溉口。结果,10个灌溉口,有7个是用水泥桩加铁管“标本”出来的。这是不是有人“偷工减料”造假啦?

耿先生不解,网友们也不解,那就只能看看官方怎么说了。

官方回应:项目还在施工中!还没有验收!

5月15日,澄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工程目前仍在施工阶段,尚未进行验收。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将依照规定对施工队进行处理,并加强监管。农业局的工作人员也证实,项目尚在建设中,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5月16日,澄城县农业农村局发表情况说明:

1.施工方未在甲方和监理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安装。

2.表示监管存在不细致的问题,工作有纰漏。

3.将会对全县高标准农田进行全面排查。

网友们好奇,不管是施工中或是待验收的状态下,先埋桩子做什么呢?如果是定位用的,倒也是可以理解。不过,也可能存在其它的情况。还是要查个“水落石出”啊!

看到网友们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该项目可是投资了不少钱!

据悉,项目总资金6722万元,国家给拨款最多。

想帮助当地老百姓提高粮食生产,保障大家的口粮。

民以食为天,凡是涉及粮食生产的项目,都不能出现“纰漏”。

耿先生自家地里的多个出水口都不能用。那么,灌溉就需要人工去操作。人工每天可灌溉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是地较多,在夏日干旱的季节,未能及时浇灌,将会影响粮食的长势,进而影响到收成。所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真要注意质量,不能再出现“纰漏”啦!

此前,内蒙村民种地被阻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最终处理了一些人。地才种下了。

写在最后

相信相关部门一定会查清楚,到底是否存在“造假”?

并且,希望官方可以将有问题的高标准农田设施去尽快建设落成。

老百姓挑水浇灌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扁担压在身上,吱吱悠悠的响。身上的汗,也跟着簌簌的流下。

老百姓挑水被压弯的腰,需要那些灌溉设施得以舒缓。

小编说的对吗?

Copyright2025同城维修科技